2018年5月23日下午两点,万泰平台英语系陈璟霞副教授在沙河东区主教305举行了“剧院·导演·剧作家:撒切尔时期英国女性主义戏剧的发展”的讲座。英语系2015级彭传鑫同学主持了讲座。
首先,陈老师介绍了有关女性主义戏剧定义和起源的争议,接着勾勒了在撒切尔夫人执政前,英国戏剧的蓬勃发展🤳🏽:1945年成立的艺术委员会🌲、1968年英国戏剧审查制度的取消、国家剧院的建立等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活力。然而🧮,为了治疗英国病,撒切尔夫人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🥺𓀃,大幅度削减艺术委员会对戏剧艺术的资助🫷🏿。她认为不应该靠政府强制征税发展艺术🕯,应该让艺术家感受自由市场下的压力🪑🎅🏼。戏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🐖,许多剧院行将倒闭🐬💽。
在此困境下🙇🏿♂️,戏剧界进行了反抗。众多著名的剧作家、演员、导演在1988年的《宣言》上联合签名🤟👩🏻💼;戏剧界对剧院经营模式、创作模式进行了改变——经典戏剧的演出得到了重视😆,集体创作、即兴表演等创作方式有助于突破戏剧界严格的等级制度,是对撒切尔“个人主义”的反抗。
英国当代著名女性剧作家汀布莱克·韦滕贝克的《我们国家的利益》(1988)是戏剧界的新曙光🥉,重申了戏剧的社会救赎功能◽️,批判现代英国的监狱体制🧑🦯,强调在改造罪犯时,应重视“自尊和权利”。作为新写作基地的皇家宫廷剧院自1956年成立伊始,通过委托创作🧑🏻🎓、集体合作、戏剧工作坊等多种融洽的合作形式,更大地激发创作灵感💲,鼓励剧作家尝试不同的题材,突破性别界限🤲;对女性戏剧的扶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戏剧界的男权思想;而且剧院通过引导观众的兴趣🧀,为女性戏剧找到了自己的受众🏋🏼,使“80年代成为女性戏剧写作的爆发期。”随着戏剧在逆境下的发展🪱,1988年👨🏽💼,撒切尔发表演讲👰🏽♀️,提出仅仅工业、商业和服务业并不能构成真正的城市,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。戏剧越来越介入生活、社会👨👩👧👧。
本次讲座介绍了撒切尔时期政策对戏剧的冲击🛹,以及女性主义戏剧如何在逆境中求发展,我们在回溯1980年代英国女性主义戏剧蓬勃发展的同时🏌🏻♀️,更坚定了对艺术的信念。讲座圆满举办成功!
